【地评线】听·见︱减少“小眼镜”,这个难题怎么解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2023-07-27 19:13:32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江苏评论员 留白

“小眼镜”越来越多,怎么办?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持续开展“启明行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促进活动。其中提到,指导相关医疗机构将儿童眼保健和近视防控等科学知识纳入孕妇学校、家长课堂内容。要针对儿童常见眼病和近视防控等重点问题,通过面对面咨询指导,引导儿童家长树立近视防控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户外活动,养成爱眼护眼健康行为习惯。

这个暑期,眼科无疑是各大医院最忙的科室之一。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来,多家医院眼科均迎来就诊高峰期。不少家长选择假期来带孩子做视力检查、视力矫正,还有不少高三毕业生也选择暑期做近视手术,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分别为53.6%、50.2%、52.7%、52.6%。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一项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也就是说,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每两人就有一人近视。

占比过半的数据,确实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了。科学研究表明,近视是不可逆的,目前大多数医院所能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只是建议给孩子及时验光配镜或配戴矫正镜,而无论是哪种方法,也只能延缓近视的加深进程,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有专家就坦言,近视防控必须越早抓起越好。

其实很多家长也非常困惑,到底该如何防止孩子近视?目前医疗领域普遍认为,户外活动是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手段,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出去,最好能保证每天能有2小时的户外活动。然而现实却很“扎心”:有记者在医院探访时就发现,不少家长均不愿意占用孩子上各种课的时间来请假就医,因而选择暑假来看眼科。对一些家长来说,带孩子看眼科都需如此“争分夺秒”,想保证孩子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预防“小眼镜”,家长确实是第一责任人。要知道,一旦孩子们的视力出现问题,不仅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孩子长大后的工作和发展。而“小眼镜”越来越多,则势必影响全民的身体素质水平。

因此,保护孩子的视力,家长必须尽到最大责任。譬如,如何平衡好补习班与课外活动。就拿这个假期来说,有媒体报道,有家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几乎把孩子一天的时间都安排满了。即便是钢琴、画画、写字等课程,也都是室内近距离用眼,而孩子每天户外只有几十分钟或跳绳或打球的时间,对于近视防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假期对孩子玩电子产品、看电视疏于管控,也使得孩子眼睛得不到适当休息。甚至还有少数家长存在认知误区,总认为孩子近视了也没多大关系,等长大后动个小手术就能解决问题了。

当然,学校也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重要一环。有专家就认为,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一项重中之重工作,就是要真正从源头上为学生“减负”。作为学生“双减”第一责任人的学校应切实履行责任,进一步减少课外作业压力,与学生家长保持联动,动态管理,切实减负。学校还可以通过使用护眼灯光、配置可调节高度的桌椅、规范眼保健操、保障学生充足的课间休息、鼓励学生多走出教室走向户外等等措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令人振奋的是,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明确要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而早在2021年4月,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呼吁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关爱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理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家长、学校、社会应共同努力,全力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们都能“明眸善睐”走向未来。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