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监狱,
是人的大脑,
困住我们的永远不是别人,
(资料图)
而是自己的贪心和不甘心。
01
电影《孤注一掷》,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台词,
毫无疑问是这句:
“人有两颗心,
一颗是贪心,
一颗是不甘心。”
02
上一篇稿子,
我讲了“贪心”,
这篇稿子,
说说“不甘心”。
03
王大陆饰演的阿天,
玩手机时看到一个博彩广告,
抱着玩一把的心态,
他掉进诈骗集团的网赌骗局。
诈骗集团先是让他赢几次,
引诱他上钩,
然后开始一点一点屠宰他。
阿天输光了积蓄,
不甘心,想赢回来,
卖掉收藏品继续赌。
又输光了,
不甘心,想赢回来,
四处借债继续赌。
又输光了,
不甘心,想赢回来,
卖血也要继续赌。
又输光了,
不甘心,想赢回来,
骗奶奶的钱继续赌。
又输光了,
不甘心,想赢回来,
把家里房产证抵押了,
转身又去继续赌,
结果又输光了。
无比悔恨和绝望的他,
最后从阳台跳了下去。
04
一个搞反诈的民警朋友说,
很多被诈骗了的人,
之所以陷在其中出不来,
其实并不是被限制了自由,
而是因为不甘心,
觉得自己亏了那么多钱进去,
所以就想把损失给捞回来,
“钱都给骗没了,我得骗回来。”
“我投入了40多万,你让我怎么撤?”
“投入了这么多钱和精力,不敢放弃啊!”
“亏了60万,就这样放手,心不甘啊!”
于是越捞越亏,
于是越陷越深。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视频,
是一个诈骗头目被捕后接受询问的视频。
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诈骗,做的就是人的不甘心。”
05
为什么我们会这样不甘心呢?
源于一个词——损失憎恶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
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
来验证损失憎恶效应。
他对一群实验对象说:
“向上抛出一枚硬币,
落地正面,你赢100美元;
落地背面,你输100美元。”
你会参加这个赌局吗?
大部分实验对象选择了拒绝,
因为对他们来说,
失去100美元的恐惧,
比得到100美元的欲望要强烈得多。
接着,卡尼曼改变实验方法,
他先给每个人发500美元,然后说:
“你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一个是:立马退给我250美元。
一个是:抛硬币,正面朝上,这500美元全还我;背面朝上,你不用退任何钱。”
结果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抛硬币。
为了避免250美元损失,
他们甘愿冒险。
这就是损失憎恶效应:
“我们天生就对损失更加敏感,
为了避免损失或找回损失,
我们会变得冒险。”
那些深陷诈骗深陷赌局的人,
之所以不愿出来,
就是因为他们不甘心“损失”,
所以决定再次冒险赌一把。
06
而且,不仅仅是变得冒险,
我们还会用“承诺一致性”心理来强化冒险。
什么是“承诺一致性”心理?
先给大家讲讲村上春树的《再袭面包店》:
一位刚结婚的丈夫,夜里饿醒了。
而家里任何食品都无法消除这种饥饿感。
丈夫想起多年前也曾出现过这种感觉:
当时,他和伙伴一贫如洗。
有一天饿得不行了,
他们就去抢一家面包店。
成功了吗?
并没有。
在他们下手前,
店主把面包送给了他俩。
作为条件,
店主要求两人陪他听一张唱片。
于是打劫变成了交易——听歌换面包。
饿的人吃到了面包,
喜欢音乐的人分享了所爱的音乐,
犯罪消失于无形,
不是皆大欢喜吗?
然而,并没有。
打劫不成的阴影,
一直如魔咒般潜伏在他心里,
使他难以安宁。
妻子说:“要消除心魔,只有再抢劫一次。”
这一次,他终于成功了。
然后,一直困扰他的饥饿感神奇地消失了。
07
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诞,
但说的正是“六大原生影响力”中的一个——承诺一致性。
何谓承诺一致性?
就是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
一旦作出艰难的选择,
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然后自发地去寻找理由,
来说服自己把这个承诺继续下去。
之所以称为“原生影响力”,
就是因为这是扎根在骨子里的影响力,
一旦发生,就不太受大脑的控制。
如果行为无法与之前承诺达成一致,
人就会变得心情抑郁、焦躁不安。
那些陷入骗局的人为什么出不来?
因为他们为了避免心情抑郁、焦躁不安,
就不断用“承诺一致性”来强化自己的冒险:
“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我做的事情是对的。”
“下次一定会赢回来,下次一定会赢回来。”
就这样不断说服自己一直坚持下去。
因为损失憎恶——我们做出冒险行为——为了冒险行为得以持续,我们用承诺一致性来欺骗自己。
于是,我们就这样越陷越深。
08
如何才能跳出可怕的不甘心呢?
及时止损。
在讲“及时止损”之前,
我们得先弄懂经济学的另一个著名词语——沉没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
就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时,
不仅会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
还会看过去是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而不可收回的投入,
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就称之为“沉没成本”。
09
我讲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花50元买了张票,
兴高采烈地跑去看电影,
但看了20分钟你受不了了:
“拍得太烂了。”
这时,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很多人会选择继续:
“不看,我就损失了50元。”
为了50元,
你选择了遭受120分钟的罪。
针对这种情况,
经济学家提出了“沉没成本效应”:
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
往往会念念不忘先前的投入,
担心新的决定会让以前的投入付诸东流,
于是不愿改变现状,
从而导致了更大的损失。
我们人生的困境,大多源自于此。
10
好了,再回到前面的话题:
如何才能跳出“不甘心”的困境?
只有一个办法——及时止损。
所谓及时止损,
就是我们在做决策时,
不要纠结于已经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而是要壮士断腕,
舍弃沉没成本,
把自己从那个烂泥坑里拯救出来,
去追求更有利于自己的其他选择。
因为无论你怎么死缠烂打,
也不可能挽回你的付出了,
你越不甘心越不放手,
那付出的沉没成本就会越大。
遇到一部烂片,
正确的做法是立马起身离开,
把剩下的时间花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而不是为了挽回“成本”,
再把一个多小时浪费在忍受和煎熬上。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说得好:
“要立即停止做不该做的事,
对于错误的事情,
越早停止,代价越小。
发现错误马上就改,
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11
很喜欢作家晚睡的一段话:
“人生总要经历各种失败。
走错方向、爱错人、选错路,
都是常会发生的事情。
行到半程,爱到半生,
才发现一切都是错误,
而且是解决不了的错误。
这时候,‘止损’就是关键时刻用来救命的人生大智慧。”
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
失去的东西要不回来,
执着于“过去”和“失去”,
除了造成更大亏损、丧失新的机会以外,
并没有任何卵用。
一句西谚说得好: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当你陷入人生大困境时,
请记住一句话:
“有一种救命大智慧,叫及时止损。”
12
上面这些话,
一部分人可能听得进去,
但一部分人一定听不进去。
所以,接下来的三句话,
我想送给另外一些朋友。
第一句:
“谈恋爱和结婚之前,
一定要考察对方的嗜好,
如果遇到嗜赌的,
请有多快跑多快,
请有多远跑多远,
永远不要妄想改变别人,
永远不要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第二句:
“永远不要相信赌狗的人品,
成为赌狗之前的人品,
和成为赌狗之后的人品,
是两个时空的。
不论之前下限多高,
之后都会没有下限。”
第三句:
“如果你亲友不幸有赌狗,
请记住,
金钱上一定要切割清楚。
你给他钱,
缓解不了他的危机,
他转手就会捐献给骗子。
再亲近的人,都不要心软。
劝了不听,就由他们去吧。”